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

【閱讀筆記-人生路引@從一本書汲取28個人生智慧】

 【閱讀筆記-人生路引@從一本書汲取28個人生智慧】

雙11的時候趁折扣一口氣買下好多想看的書,楊斯培醫師的人生路引也在其中。
.
這本書閱讀起來能產生許多共鳴,尤其當曾閱讀過的書籍出現在某個篇章時,腦中會不斷浮現當時閱讀的想法,「對!!我也這麼覺得!」這句話會不斷在心中暗暗驚呼,原來不同時空的人看了同一本書居然能引發共鳴,也說明了人的「素質」或「


智力水準」並非全然天生,透過後天的提升,從心態轉移,是可以逐漸改變的。
.
當閱讀到楊醫師對於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與成功有約》的心得時,有關「關注圈 VS 影響圈」的問題,我跟先生說:太神奇了,當初看這本書時我也曾對美國私立大學校務基金發展感到驚奇,也因此思考過如果大樓管委會的管理基金可以投入0050或VT、VTI等ETF,那未來社區管理費是否會源源不絕,最後我們不用再繳管理費就會有足夠的基金因應社區事務,又或者常讓警察機關捉襟見肘的破案獎勵金、慰問金來源,若能建立一個健全的基金投入管道,讓各單位不用再藉由向民間機構(警友會)籌措費用資應,是否執法能更無所顧慮,這些都是閱讀該書的感想。
.
沒想到楊醫生在書中已將「關注圈VS影響圈」做了另一個詮釋...
.
我們應該積極培養自己成為影響圈的那類人,避免持續成為關注圈的人,什麼事情操之在我,什麼事情窮盡畢生精力也難逆轉,才是我們必須費心的所在。
.
誠如書摘所述的這幾段話:
「面對無法快轉或倒退的人生時鐘,…….轉化28本經典好書的智慧,幫助你在人生關卡中找到方法活下來,而且活得好。」
所有的困境,閱讀中都有解,而這本書,也將幫助你愈讀愈清明,把最佳版本的自己給活出來!


博客來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0626?utm_source=www&utm_medium=share&utm_content=copy&utm_campaign=product&utm_term=0010870626

2020年9月9日 星期三

閱讀筆記-慢慢致富@讓時間與複利幫你啟動投資的正向循環




慢慢致富,這本書的全名是「慢慢致富:告別金錢焦慮,77天思考練習不再害怕負債、低薪、沒工作」,顧名思義,書中用了11週共計77篇的文章,希望讀者透過每日閱讀一篇,思考修正自己的投資觀念,在77天後能改變想法,執行慢慢致富的策略。

我雖沒有如作者說的一天看一篇,大約只花了3-4天看完,主要是因為書中的多數觀念在過去自己強迫持續閱讀的歲月中早已內化成反射行動正履行著。

但對新手來說,這本書會是很好的方針指引,書中提到的幾個觀念,先理財再談投資,你連薪水都存不下來,還談投資?作者提出投資理財應該把重點放在確定可以掌握的部分,包括: 

1、儲蓄

2、控制債務

3、購買需要且負擔的起的保險

4、降低投資成本

5、了解風險

6、節稅。

在閱讀每個篇章時,我一直都有許多的感觸與共鳴,每每很想提筆在書中寫下一些話給自己的孩子,最後決定把這本書留下來,因為我不確定未來是否會絕版,但我希望在孩子長大時在理財的路上迷惘時,某天當他們在書櫃裡翻閱此書時能產生時空的對話,我想告訴孩子的是剛踏入社會的他們其實比想像中富有。

「我們開始成人生涯時,大多數都沒什麼錢但卻有許多時間──這就是一個可以讓(財富)小水流成大河的優勢。」
「一夕致富並非易事,但慢慢致富絕非難事!」

時間與複利永遠是年輕人最大的資本,即早做好財務規劃,並透過專注本業賺錢、努力儲蓄就能逐步邁向投資的正循環,時間及紀律會將剛出社會的每個人慢慢分隔開來,邁向未來那個不同的40歲人生。

2020年8月26日 星期三

閱讀筆記-暑假閱讀書籍彙整@阿甘投資法、華倫老師存股系列、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


往年寒、暑假都是帶著孩子出國旅行,今年受疫情影響,整個暑假都在台灣各地旅遊,旅行期間我習慣帶著一本書,有時我們停留在溪邊,孩子開心的戲水挖沙,我就靜靜地在一旁看書陪伴他們度過一個下午,因為希望多花點時間陪孩子成長上,回家之後也不太碰電腦,因此這段時間雖然持續的閱讀,但花較少心思寫心得分享,下星期就開學了,孩子也準備收心,抽個空簡短紀錄這兩個月看過書籍及心得,有部分書籍圖書館的電子書已經可以借閱到了,省錢一點不需花錢購買點點手指就可以借到手囉!

 

阿甘投資法:不看盤、不選股、不挑買點也能穩穩賺

闕又上老師再一次的力作,書中維持闕老師一貫風格大力倡導指數投資,全書一直可以感受到闕老師迫切想改善年輕人低薪狀況的心情,舉了許多例子跟換算方式告訴讀者,參與整體股票市場的成長,賺得平均報酬你就可以打敗一半的人,考量到投資人並非人人都能參與美國股市,折衷的提出0050的操作方法給投資人做參考,並反覆舉例做映證,其實我自己從投入美股到現在,真的很能體會闕老師說的參與VOO的成長是甚麼感覺,我的持股不多,主力是VTBNDVOO及部分市政債,另外基於個人喜好配置了部分個股(VISAPGKO),多數時候我不太理會我的美股帳戶,但至今他帶給的是穩定的成長及持續向上的指數報酬,因此如果你想佛系理財取得市場平均報酬的話,闕老師這本書值得推薦入手。


華倫老師存股系列 養對股票存千萬

近幾年存股當道,各家爭鳴,各有各的擁護者,甚至派別之間開始互相攻擊,我個人認為理財方式沒有孰優孰劣,每個人的投資背景不同,本錢也不同,最簡單最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因此我比較傾向於廣泛閱讀,藉由多接觸不同觀點慢慢讓自己的觀念更佳清晰,這本書是本名周文偉的華倫老師今年新作,相信投資人對他應該不陌生,而早在他出第一本書時我就曾經入手,當年正是存股開始盛行的一年,誠如作者在書中所述第一本書時提到的部分持股目前仍是他的持股,中華食、櫻花、花仙子..等,如果當初認為他的方式適合你也跟著持有的話我認為目前投資績效真的不差,這本書中針對投資人的心理層面及觀念層面做了許多說明,另外也是作者針對目前手中持股的概況分析,整體來說內容仍是值得一讀的。


※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


老實說我還是很不喜歡這本書的中文書名,英文書名是Millionaire Teacher: The Nine Rules of Wealth You Should Have Learned in School(百萬身價教師:9個在學校就該學的致富守則),英文書名在語意上較中文書名符合內文一些,中文書名則是賣相較佳。不過不論書名為何,都不減這本書的價值,整體而言,我覺得這是本值得閱讀的投資理財書,高中教師的薪水並不符合我們對於富人的定義,但他如何能夠創造出超過台幣三千萬的身價?作者從九個守則中,告訴讀者投資理財路上要做什麼正確的事,避免犯什麼樣的錯,以想要致富的方式來消費,及早投資且不要中斷,用很簡單的方式(指數投資)就能打造穩定現金流,指數投資在這幾年很盛行,但或許是這方式太簡單了,相對的能持之以恆的人就少了,如果你真的無瑕看顧個股,也無暇管市場波動,我認為這是最簡單的方式就能獲取市場平均報酬。






2020年6月16日 星期二

閱讀筆記-45歲學存股,股利年領200萬@投資永遠不嫌晚的最佳典範


先說這本書比較適合完全想建立理財基礎觀念的人閱讀,也很適合還在猶豫自己現在投資會不會太晚的人閱讀。
如果你在投資上已專研一段時間,閱讀這本書對你應該毫無困難,甚至書中的理財觀點對你而言可能已是老生常談了。
 
其實這本書的標題,一開始並不吸引我,有一陣子我對於坊間理財書籍一開頭都用
幾年賺幾萬為標題有點反感,不知是否出版社覺得這種標題才能吸引更多想靠投資獲利的讀者,但我個人覺得這類標題很容易讓初學者誤以為理財很簡單,因此我通常會將這類書籍當作是「同一本書」來看待。
 
閱讀這類書其實很快,因為它們都有類似的架構,也就是用歸納法得出投資成功的道理,首先作者會花1/3章節說自己的故事,接著說投資初期的錯誤經驗,最後因為過去經驗讓作者得出投資成功的關鍵,因此我會快速翻過目錄後再決定是否花時間閱讀,我認為歸納法的書籍並不適合每個人,別人的成功故事不一定適合你,每個人遇到的機會、運氣甚至投資心理狀態都不同,要複製很難,重點應該放在看完這類個人理財故事後能從中分析自己的優、缺點,擷取書中值得參考且適合自己方式去實踐,這樣才不會陷入短期獲利迷思中。
 
要說這本書跟其他個人理財故事不同之處,應該在於作者謝士英是在年近半百才開始學習投資,在46歲以前對於投資一竅不通,對於退休的危機感源自45歲正在學校擔任教職的他,看到許多同事已到退休之年卻不敢退休的窘境,才開始憂心自己退休後的生計,尋找不用靠勞力的生財管道,早期他的投資方法是把賺來的錢,交給退休的爸爸「炒股票」,但後來卻發現爸爸辛苦「炒」了近5年,最後卻是不賺也不賠,甚至最後還將他持股成本很低的股票賣掉,根本是在浪費時間。


作者描述退休危機感的這段故事,讓我回想之前閱讀Taleb所著的反脆弱一書的想法,公務員是社會上很多人覺得穩定無風險的工作,但其實是非常脆弱的工作,如果哪一天政府宣布破產或者無法再以同樣所得替代率給予退休公務員福利後,一個50歲突然被政府宣告沒有退休金的公務員,可能比一位計程車司機在社會上更沒有競爭力。
 
在經歷了短進殺出的投資生活,最後作者鎖定「存股」的策略,並且因為愛喝咖啡,所以將自己的存的股票比喻成咖啡園,用種樹原則持續存好股票,錢(開花結果)會不斷長大!
 
要能種出健康的咖啡園,關鍵的因素只有兩個:

第一,專挑好公司長期持有。

第二,等候好價錢買進。
 
作者提到自己從工作上的接觸以及生活上的觀察買進好公司的過程,其實跟我自己目前選股的方式很類似,我很習慣觀察生活中使用的產品及接觸的事物去看有沒有適合的投資標的,我認為只有親身接觸跟感受過,才能在產業還沒被看見的時候用極低的價格買入,因此讀者若看到作者持股的成本,應該會覺得天啊!這種股價要等到何時才有機會買到(作者在2003SARS肆虐台灣時,用9.5元買入統一),因此想複製作者持股已經不可能了,我們能學習的是多觀察及掌握生活周遭事物,然後持續運用「種樹模式」去經營自己的農場,相信時間拉長,想要存出千萬元的退休金或年年領上百萬元的股息當生活費,都不是難事。
 
作者回顧自己存成長股的經驗指出,投資的效果一開始都不太明顯,但至少撐過3年,財富就會明顯增加,長期下來從股市獲取穩定生活費就越來越不困難了。
 
我認為這是許多看到標題而買書的人要認清的事實,投資一開始都很慢,有時會慢到懷疑自己這樣的方式是否有效率,過程中還會不斷受到短線操作快速獲利的誘惑,如果覺得自己要放棄時,一定要提醒自己「慢慢來比較快」這句話。


二寶媽回想自己大學剛畢業時也是超迷戀短線投資,喜歡賺快錢,買飆股,買進幾天後賣出,覺得獲利就是這麼簡單,更瞧不起父親說的每年5%殖利率的標的,最後繞了一大圈,才發現自己浪費寶貴的時間也耗費大量精神,甚至會希望時光能倒流,在22歲那年就懂得開始存0050,也才能體會父親當年耳提面命的說「慢慢來比較快」這句話的真諦。


如果你還在遲疑現在才開始買股現在才開始投資是否太晚,相信謝士英的故事可以告訴你,投資永遠不嫌晚,及早開始並持續堅持,就有機會。
 

我45歲學存股,股利年領200萬:投資晚鳥退休教師教你「咖啡園存股法」,讓股市變成你的搖錢樹


2020年6月9日 星期二

閱讀筆記-好懂秒懂的財務思維課@從簡單案例建構財商基礎知識



這本書號稱文理系看得懂、商學系終於通,透過24堂財務基礎章節,每個章節用簡單易懂的比喻告訴讀者日常生活都要懂的財務思維。

 
作者郝旭烈(郝哥),一開始在台積電擔任工程師,後來轉任財務經理,接著再到力晶半導體、淡馬錫擔任財務主管職。從工程師跨足到財務;從半導體產業跨足金融業、創投業,將一家公司財報拆解成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例,讓讀者從簡單幾個面向快速評估一家公司的好壞。
 
在閱讀這本書時並沒有太大的障礙,可以很愉悅又快速的理解書中的案例,可能因為自己剛學財報時是從很艱澀的財報教科書讀起,現在看這類書籍反而容易上手,但我反而推薦完全沒有財報閱讀基礎的讀者從這類書籍看起,可以先對財務分析有初步概念,建立起分析一家公司良莠最基礎的思維後,再有興趣才去細看每家公司的財報內容,否則一開始會被財報嚇死。
 
而財報類教科書有個好處是講解得非常詳細,但也比較難理解,畢竟若不是財商本科,對於一些專有名詞會很陌生,當書中一堆營益率、周轉率、毛利率、備供出售等名詞不斷冒出來時,三張表對照著看很容易暈頭,然後就放棄了。


 
因為財報太難懶得看,只好說服自己:”這家公司那麼大,應該不會出事吧那麼多人都買進了,我應該不會那麼衰踩到地雷吧達人也買了跟著他應該不會出錯


 
奇怪的是人們平日購物都會多比較,看價錢、看材質、看產地、看CP值,審慎確定後才入手,但在買入公司股票時卻又讓自己不明不白的買進?這不是很矛盾嗎?

 
這本書從衡量財務價值三個重點出發,串聯每個小案例跟讀者解說才報顯現數字的重要性,整本書強調一家好公司的判斷重點在於是否有足夠的現金跟盈餘,這一點跟著名投資大師彼得林區的投資價值觀不謀而合,對彼得林區而言,投資股票不看大盤,不研究技術分析,最重要的是公司的基本面,「盈餘」和「資產」是最重要。


 
除了強調盈餘跟現金外,作者提到稅率對於公司跟個人的財務累積,也是重大的影響因素,書中解說個人戶和公司戶所得稅率的差別很值得讀者思考,一般人的綜合所得稅額是以(總收入*稅率)下去換算,而公司戶則是以(總收入-費用*稅率)下去計算,這一來一往,年收入一樣多的公司戶跟個體戶,兩人所需繳的稅卻天差地遠,也難怪很多個人工作室跟SOHO族要成立公司了,這種合法節稅的方式對於個人財務的累積有很大的影響,但卻也是一般老百姓最容易忽略的。


 
全書不僅幫助讀者對於財務報表數字更加清楚定義外,也幫助我們用公司經營的角度思考生活周遭的財務運作,扭轉我們的理財思維,包含借貸是否一定不好?薄利多銷更能作為跟孩子交流分享的好工具,重點是簡單易懂,十分推薦!!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8049


2020年6月7日 星期日

閱讀筆記-從小就該知道的金錢觀@適合父母與子女的理財啟蒙書




這週購入的新書,全書簡潔易懂,大概可以用半天時間看完。


作者三浦康司,是日本兒童競爭力養成協會代表理事,在日本推動了Kid’s Money School,與全日本志同道合夥伴一同提倡「兒童競爭力養成教育」活動,目的是希望以「知識即財富,無知為負債」為信念,教導育兒中的家長學習理財、教養、購屋、溝通等知識。


有追蹤我粉絲頁的網友應該都知道,二寶出生我就幫兩個孩子開好證券戶,讓他們從小就開始進行複利實踐,現在大寶已經小一了,他也知道自己有多少股票,我也會帶他去換股東會禮物,讓他知道他的股票生了多少利息給他,讓他有實際持有的感覺。

大寶有時候還會問我今年配了多少利息,有增加就很開心,因此我會跟他談到貨幣的概念,前陣子我們提到通貨膨脹,也聊到利息這些名詞,我發現小孩子其實比我們對貨幣及金錢的運作更有興趣,在給孩子零用錢之前,我希望他們能更了解每一塊錢的重要性以及面對未來無形貨幣該有的財務觀念,我認為這將是父母給孩子一輩子最棒禮物。
 
這個學期我已經開始嘗試讓大寶去全聯買菜,讓他了解金錢支付的過程及商品買賣模式,有時候他會問我同樣是白菜為何有兩種價格,這時候就是父母對孩子講解生產過程如何影響最後價格的好機會了。
 
如同作者所述,未來我們的世界會朝向無形貨幣發展(也就是塑膠貨幣),孩子對於金錢的感覺會越來越薄弱,手中沒有實際拿錢的感覺會覺得父母刷卡換取貨物的過程很輕鬆,但這其實是很嚴重的事情,未來必定會進入無形貨幣的時代,在這之前即早建立孩子正確的財務觀念勢在必行。
 
這本書從深入淺出,藉由與孩子談基本金錢觀來討論零用錢的給予,再談到交易結構讓孩子了解每一次購買過程都包含對每一個生產環節的感謝,另外作者對於貨幣支付類型及以匯率來教導孩子宏觀世界觀那一個章節我覺得很有趣,作者在子女小時候會用美金給孩子當作零用錢,書中談到二女兒跟爸爸提起姐姐用很差的日圓匯率跟她換美金的過程及女兒後來用匯率賺零用錢的方式,讓我印象很深刻,過去我們帶二寶出國時都會特別跟他們提到這次旅行國家的錢幣,另外也會談到台幣的1元可以換該國的多少錢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匯率的基礎了,希望未來有機會也可以來試試看用美元當零用錢讓二寶體驗在匯率好時換回台幣的感受^^
 
一直覺得我們這代的父母很幸運,有機會接觸到親子理財的觀念,在我的父母那個年代,坊間不可能出現談親子理財的書籍,那個年代的父母只重視孩子的IQ,也就是課業表現,覺得孩子只需要讀好書就好,但現實社會其實是用金錢所堆砌出來的,這些都要等到孩子成場畢業後才能親自體會,我很慶幸我的父親在我小時候就一直跟我談投資的觀念,可惜少時意氣風發,覺得父親很囉唆,幸好父親的話語如餘音繞樑般已牢牢記在腦海裡,讓長大的我還有點理財觀念,如果你也希望幫助孩子從小培養財商FQ(Finan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簡寫成FQ)觀念,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閱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8869


2020年5月14日 星期四

持股紀錄-南僑@從水晶肥皂起步到開發杜老爺、點水樓、讚崎烏龍麵的油脂供應大廠

最近使用中國知名閱讀平台樊登讀書』時(台灣已有總代理小草遠志),看到零售的哲學這本書,內容講述有關7-11創始人鈴木幸敏的經營思考哲學,全書並不厚重,但裡頭有滿滿的零售知識及想法,可惜的是這本書台灣並沒有上市,但博客來買的到簡體版,對於公司經營有興趣的人很適合買來閱讀,除了增加自己對商業及公司策略敏感度外,也翻轉我們一般人對於零售業策略布局的想法。

 

而在看7-11的經營策略時,讓我想到對手全家便利商店近年的改變,相較於日本7-11,臺灣7-11在創新思維上好像就少了那麼一點,而對手全家卻越來越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除了品牌辨識度越來越高外,在消費者心目中「心占率」也持續上升,你可以感受到全家有抓到顧客的心,近年來推出的鮮食策略及代寄服務也開始引領市場潮流。而這些改變也引發許多討論:「為什麼全家變得不一樣了?」在看完零售的哲學』後,我順便查閱了許多全家的資訊,過程中也看到自己的持股南僑這家公司在冰品領域的努力與改變,這篇文章是紀錄南僑在近幾年的經營策略的整理,至於7-11跟全家的零售策略,我十分推薦網友直接買下列這兩本書來看:

零售的哲學:7-Eleven便利店創始人自述

敢變:揭開全家便利商店更新、更快、更有趣的祕密

 

也許你會疑惑看別人的企業經營故事對自己有甚麼幫助?我以前也會這麼想,但有天飯後與先生在操場散步時,先生說的這句話我覺得挺有道理的:看別人經營企業的想法可以開拓自己的眼界及培養自己對事情的判斷力,知識一點一滴的累積起來,增加的是你對公司策略的敏感度,累積久了就成為你選股的能力圈了。

 

一支霜淇淋的祕密,原料跟機器的完美結合,翻轉消費者的心與股價

2016年全家因為推出媲美日本北海道霜淇淋而爆紅,然而在達到品質要求的過程中,全家也歷經失敗,因為霜淇淋一直以來都是麥當勞跟義美的長銷商品,我自己也覺得麥當勞跟義美的霜淇淋很好吃,不太會去全家買,為了要在這種市場已經成熟的商品做出成績,全家在霜淇淋這塊下了許多苦心,然而即便一開始就捨棄使用市面上美式霜淇淋機器,費了一番苦心找到日本三洋公司出品的霜淇淋機,然後因為銷售不佳後再分析數據將販售據點移到消費者對於產品要求較不高的觀光景點區,然而市場反應還是不理想,直到全家董事長到日本北海道開會時考察發現當地超商使用一種桌上型霜淇淋機,這是由日本霜淇淋機第一品牌NISSEI(日本精密)製造的,而霜淇淋的原料,也出自於NISSEI,於是全家開始思考為何到過日本旅遊的遊客,都會對日本濃香爽口的霜淇淋念念不忘,就算一支霜淇淋動輒要價三、四百日圓也會趨之若鶩,連我自己去日本玩也都會毫不猶豫掏錢買霜淇淋,理由無他,因為顧客買了吃起來會有值得的感覺。

反觀台灣市面上的霜淇淋卻很難讓消費者有這樣的感受,因此即使價格較貴,日本霜淇淋仍是勝出。

從這個經驗全家發現要在成熟市場,提供給消費者新的選擇,吸引顧客購買,就必須改變想法,「不是我有什麼,而是消費者要什麼?」。

 

之後全家積極和NISSEI展開合作,除了使用NISSEI的霜淇淋機台外,更請NISSEI 設計最速配這個機台的霜料配方,但配方老是從日本進口成本太高了,經過特殊調配的原料一定要在台灣生產才能降低成本以平易近人的售價銷售給顧客,這需要已經有穩定技術跟穩定原物料的廠商才能做得來,於是全家委託在台灣以杜老爺冰淇淋品牌在市場銷售多年的製造商南僑,請南僑依NISSEI的配方在台灣就地生產,以確保供應鏈的順暢及產品的新鮮度與口感。

新增說明文字


當年全家霜淇淋的熱潮,為全家翻轉的不止是消費者心占率,也反映在股價上,霜淇淋熱賣期間,2014年2月全家股價首次到191元超越了統一超商188元,而拜霜淇淋暢銷之賜,代工生產霜料的南僑,股價也從二十多元逐步飆升到四十多元,翻了一倍。


從一顆水晶肥皂起家跨足原物料業到冰品代工超過60年的老牌企業

再來看南僑這家公司,南僑成立超過一甲子,最有名的是水晶肥皂,大家都以為它只生產肥皂,但其實南僑的事業版圖橫跨油脂、食品、冰品、餐飲等等,近年每股盈餘均逾4元,如果你逛過好市多會看到南僑的即時米飯,還賣得不錯。

 

早在1992年南僑就引進高價冰淇淋「哈根達斯」,雖然後來「哈根達斯」收回股權,南僑也退出經營,但過去在高階乳製品這塊領域的經驗,讓南僑本身就擁有品質的優勢,過去南僑的營運比較專注在自有品牌產品開發,在打入全家供應鏈後,發現國際上或過內許多知名名牌,都有想將觸角伸入冰品領域,卻沒有得適當的工廠、技術、開發或行銷單位,這讓南僑發現自己產品的角色能派上用場。

於是在2019年起,南僑旗下杜老爺冰品,開始做跨界聯名合作,積極轉型打造亞洲最大的食品業平台,將自己的食品、餐飲和通路業者異業合作,2018年與全家合作推出比利時蓮花焦糖餅甜筒、比利時蓮花焦糖餅雪糕等,並與美國百年巧克力品牌Hershey's 好時巧克力合作,推出聯名巧克力雪糕於全聯通路獨家販售,20196越國際巧克力名牌GODIVA找上南僑代工GODIVA雪糕,當年6月在7-11限量推出每支99元,我還有印象,全台限量25萬支的GODIVA雪糕,立刻秒殺,大家在臉書上PO炫耀自己買到了的新聞,而著名的台南正興街「蜷尾家」霜淇淋也跟南僑合作推出「玫瑰生烏龍茶」、「花生牛奶」甜筒,接著與「光泉午后時光」聯名推出「重乳奶茶」、「重乳拿鐵咖啡」兩款雪糕,進一步將飲料變成冰品,在萊爾富獨家販售,有了7-11、全家、全聯、萊爾富等通路及國際大牌的協助加持下,這幾年南僑儼然成為國內知名品牌找冰淇淋代工商的頭號首選,身為股東的我,很樂見南僑在這些經營策略上的突破與改變。


接著看配息方面,南僑連續10年均配發股息,自2011年以來股息均有持續且穩定成長,也符合我的持有個股的標準,雖然2019年因為中美貿易戰及稅率因素,稅後每股純益(EPS3.74元,較前年減少0.35元,但南僑仍盡力配出2元股利,配息率53%,尚可接受。


在看大股東結構,南僑主要股東有41.38%來自南僑本身董監事關係企業及南僑的員工福利委員會,剩下的股份來自壽險基金行業,我個人喜歡董監持股籌碼高的公司,至少董監事與你在同一條船上,比較不會亂搞,另外壽險基金業持股高的企業我也比較喜歡,代表配息比較穩定且優渥,畢竟壽險業的獲利主要是收取保戶保費後再去投資更高收益的標的賺取利息,這點在南僑大股東結構上算是合格。

而從南僑財務狀況來看,過去營收年年成長創新高,毛利率也都維持在30%以上,ROE至少也有15%以上的水準。雖然2019年獲利下滑,但從財報可以看出南僑2019年無論在營業毛利率、營業利益乃至稅前淨利其實都較2018年同期成長,因此不光在本業較去年同期佳,即便加入人民幣貶值的業外匯兌因素,事實上表現是優於去年的。


 

查看財報發現,2019年因中美貿易戰因素,中國業績成長不如預期外,另一項重點是兩岸所得稅費用增加之不利影響所致,台灣因為2018年開始將企業的營所稅稅率由17%上調至20,等於要多提列稅額,而大陸的所得稅費用會大增主要在於「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到期。根據大陸法令,台商在大陸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可享受企業所得稅15%的優惠稅率,比一般25%的稅率低10%,但「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每3年就要複審重新認定。南僑天津廠與廣州廠每3年得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廣州廠在2017年到期,重新申請在2018通過後,原先多估算的稅費也在2019年回沖。

 

我認為評估南僑的公司狀況用20192018的稅後盈餘來比較其實會有盲點,因為稅率的影響其實滿大的,而2020年台灣沒有稅率調整因素,但大陸的高新技術企業是三年申請一次,未來是否還能享有這樣的優惠稅率還須持續關注,整體來說2020年第一季又有新冠肺炎,可能讓南僑的營收跟前期比起來會差很多,因此我會將重點放在每月營收跟毛利率的狀況,我覺得這比較能真實展現企業的營運,若後續大陸的稅率恢復正常公司是否能持續創造營收帶給股東回饋,才是重點。

PS:以上均是個人對於手中持股學著紀錄下來並思考的過程,並非建議買賣。